为深入贯彻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要求,进一步提升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,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于10月30日至31日,组织2023级师范生前往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教育见习。在学院教师邓志才、詹捷宇与辅导员邱尊涛的带领下,同学们通过课程观摩、专题讲座和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,深入体验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沿实践。本次见习活动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陈妤、黄然、梁泽贤、文子健等教师的悉心指导下进行,有效助力师范生夯实从教基础、提升专业素养。

课堂观摩作为师范生对接真实教学的重要桥梁,是本次见习的核心环节。同学们走进初中与高中的真实课堂,亲身体验信息技术教育的多样形态:
在数据结构竞赛培训的教学课堂上,梁泽贤通过设立问题链与复杂度推导相结合的教学路径,引导学生剖析动静态区间求和、区间众数等经典例题。课程层层递进,帮助学生在对比不同算法效率的过程中,构建系统化的算法思维。

在Arduino选修课上,文子健以简易光度计制作为项目载体,带领学生从电路连接到代码调试全程实践。学生在亲手搭建与反复试错中,深化了对硬件工作原理与编程逻辑的融合理解。

在分支结构复习课中,黄然通过典型例题回顾、师生问答互动、系统总结与实操巩固等环节,层层推进,脉络清晰,展现出扎实、细腻、有温度的课堂生命力。

在AI创意工坊选修课上,黄然以设计并制作个性化尺子为核心任务,依托LaserMaker软件展开创意教学。从软件入门、设计引导到个性创作与成果评析,整个过程充满创意与协作氛围。

除了深入课堂观摩,见习期间还安排了高质量的专题讲座。10月31日早,陈妤带来思维型课堂专题分享,结合华附课程建设实际,深入剖析脚手架式教学等策略的落地路径。她还探讨了AI时代教育的新挑战与新机遇,倡导教师合理引导学生使用科技工具。随后,黄然围绕其主持的省级教育科研项目中期汇报,展示了近三年学生在开源硬件、科普创新等大赛中的丰硕成果,以及教师发表相关论文、开发拓弄思测验等多元评价工具的积极探索,充分展现了科研反哺教学、教学驱动创新的良性循环。

通过本次沉浸式教育见习,师范生们不仅夯实了从教基础,系统理解了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沿模式,更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“智慧教育、素养育人”的大门,为未来投身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与信心。
初审|邱尊涛
复审|黄子响
终审|陈卫东